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群团新闻 正文
为戈壁高原增添“绿色”的智能拼搏团队——记航天汽车“绿野”党员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2-10-05     信息来源: 航天汽车

在第十八届珠海航展的展示区。一个白色方舱内长势喜人的蔬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航天汽车自主研发出的一种高度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植物工厂产品——智能蔬菜自供给系统。在产品的背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遇到挫折撑得住,他们就是——航天汽车“绿野”党员突击队,关键时刻顶得住;他们有着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与担当;敢于“闯难关”的胸襟与气魄。他们奋发向上、敢闯敢拼的精神,敢干不懈怠的航天精神,成功研发了智能蔬菜自供给系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想不畏难,敢闯不退缩。

不忘初心 困难面前迎难而上

初秋的格尔木。黄沙飞扬,寒风凛冽。面对恶劣环境带来缺氧和不适感。突击队员在队长杨真的带领下克服任务要求急、转运条件差、现场海拔高、天气变化频、保障条件弱等困难,全力确保设备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日夜奋战,咬紧目标。在队员们的细心呵护下、一株株绿色蔬菜在方舱内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给萧瑟的驻训场带来一抹别样的生机和活力。方舱的温暖不仅仅赋予蔬菜生命,更温暖了大家的心。

演示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验证了智能蔬菜自供给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突击队探索出了一种与高原高寒条件相适应的新鲜蔬菜保障供应新模式。突击队员坚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杳无人烟的海岛上、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在雄鹰飞不过的高原上、在远洋的舰船上,航天汽车的智能蔬菜自供给系统都会带去越越多的绿色。

言传身教 突击队员薪火相传

“‘绿野’党员突击队是青年的成长特训营。”党员突击队队长杨真如是说。队员们在格尔木的保障过程中、夜晚更是与风沙同眠,喝的是苦涩碱水,吃的是黄沙拌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这支队伍坚守了34天。“没有一名队员因为受不住艰苦的环境选择退缩。”“瘦身效果十分明显。这些日子队员们平均瘦了有八九斤。”队长杨真如说。“缺氧不缺精神”这是队员们给自己打气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句口号既是他们的自勉,在3300多米的高山上,也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世界五大航展之一的珠海航展、全面呈现着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的先进科技。在现场布展过程中、由于运输过程保护不当,展示设备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运转。接到前方队员的通报后、后方团队立即开会研究解决方案,技术负责人聂光玮连夜赶赴珠海指导现场队员进行设备检修排故。最终、“智能蔬菜自供给系统”圆满亮相珠海航展,问题顺利解决。

“我们的进步离不开老一辈的‘传帮带’。”青年优秀创新型后备人才张森说。“他们工作中展现的是航天人特有的严慎细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突击队中的不少成员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在项目参与过程中。都给他们的工作和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多变的气候和剧烈的高原反应、不可预测的突发情况、疫情的影响等等。在苌进、宋作玮、王伟亚等一批老队员的言传身教下。以翟豪为代表的年轻队员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队员张森在集团公司组织的评比中脱颖而出,被认定为院级人才,逐步成长为“绿野”党员突击队的中坚力量。

孜孜以求 锲而不舍追求卓越

随着多个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智能蔬菜自供给系统”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军事科技》栏目等相关媒体都对智能蔬菜自供给项目进行了重点推介、聚焦报道。联勤保障部队、各军兵种均对该产品表示浓厚的兴趣,目前已接到漳州、昆明、沈阳等多个展示活动的邀请。

“绿野”党员突击队将继续探索艰苦地区部队新鲜蔬菜供应难题的保障模式、为提高部队后勤和装备保障现代化水平作出更大贡献,综合运用智能环境控制、能源保障、无人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聚焦军方保障需求,进行定制化、适应性技术研发。

航天汽车“绿野”党员突击队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以责任担当践行着初心使命。决战决胜30天的号角已经吹响,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必将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共同努力奋斗!(文/陈悦 许湘菻 摄/后装总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