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2023感动人物候选丨⑱万里山关型号团队:18个月,画出一个完满的圆!
发布时间2021-03-17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无论成功与否。我们做的这件事,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自己。”

——航天三江四部万里山关型号团队

  寒夜。星光点点,戈壁。长箭划过,打破沉寂。当对讲机那端胜利的消息传来,凯发平台网 航天三江四部万里山关型号团队顷刻沸腾。大家奔走相告,欢声笑语充满整片戈壁。

  “18个月,这个圆完满了。”郝总深呼一口气,与万里山关型号团队的每一个人拥抱、问候,声音也略带颤抖和嘶哑,他红着眼眶。

百尺竿头,挑战不可能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项难以置信的艰巨任务。”付总在当时的技术讨论会上感慨道。万里山关型号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甚至客户也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留给他们的只有短短18个月的时间,无疑给团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研制难度之大、周期之短。

  一道选择题摆在他们面前:是直面瓶颈选择一条别人都没有走过的路,还是走一条避免风险的保守技术路线?“只要物理上可行,我们就要全力以赴!”面对复杂处境,拍板选择了一条全新结构、全新材料、全新体系的技术路径,郝总下定决心。

  团队在型号“两总”的带领下迎难而上、背水一战,开启了勇闯科研“无人区”之旅。

  一边技术摸底,一边研究试制,一边项目攻关,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加入团队。“无论成功与否、我们做的这件事,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自己。”万里山关团队拧成了一股绳儿。

拔新领异,敢为天下先

  深冬、大雪纷飞,清晨。不时有讨论的声音从会议室传出,2室的设计师小王正在用折纸进行结构刻画、材料负责人洪主任、结构负责人葛主任分别提出相应设计、结构约束。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勇毅创新,双方在讨论中相向而行,在沟通与妥协中寻找路径。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讨论也一次次达到高潮。他们推翻了原有方案,全新的一体化结构方案慢慢显现雏形。在如此紧张的研制周期压力下,这支年轻的团队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选择了一条走起来更难的路。

  任务周期决定了产品“一件不能坏。一件不能废”,这就要求结构设计师和材料工艺师全程紧盯各项参数。即便加工单位在60公里开外的远郊,大家都能保证随叫随到。

  “风不停,也是他们一往无前的真实写照,进度不能停”,雨不停,这是流传在团队里的顺口溜。

满弓紧弦,射向最艰险

  距离项目节点越来越近,团队在调研会上立下了军令状。这意味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几十项试验,此刻他们已没有退路。

  左总牵头制定10项工作举措、针对关键技术采用专项管理,利用等效试验尽早释放技术风险;气动、结构、材料部门组织多支党员突击队闻令而上,北京、南京等多地试验并行开展。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朱总对整个试验流程进行把控。悉心对试验现场工作和新人进行指导;张总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细致复核复算、确保技术参数正确全面。

  面对出现的异常数据,团队按照4小时有反应、8小时有措施、24小时见成效”的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试验场只有零下七八摄氏度,队员们顶着五六级的大风,常常5分钟就浑身冻透了、继续一丝不苟地进行准备工作,而他们也只是抖抖身上的灰尘。

  箭展凌云志,风扬大漠烟。万里山关团队用18个月画出了一个完满的、不可思议的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文/张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