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own215.com/www.own215.com/cache/5e55fc2bfb63a98fbc87e9697608214e.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正文
中国日报多篇文章聚焦2020智慧产业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23-11-05     信息来源: 中国日报

2020智慧产业高峰论坛开幕 聚焦“中国新基建,航天新智慧”


中国日报11月3日电(记者 赵磊) 11月3日上午。2020智慧产业高峰论坛在无锡拉开帷幕。论坛聚焦“中国新基建。10余位院士及近200位来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新基建和智慧产业发展,航天新智慧”主题。凯发平台网在论坛上发布了6款智慧产业产品,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贡献航天方案。

开幕式上。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石泉分别致辞,无锡市委书记黄钦。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一平,无锡市副市长李秋峰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航天科工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龚波主持。

刘石泉在致辞中指出。打造产业智慧化转型、加速发展新基石,密集部署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将直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6个方面的主要目标。每个方面都与智慧产业息息相关,推动实现国家安全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都需要“智慧”来赋能。

刘石泉指出、将系统工程、空间信息应用、信息安全等航天特色技术与社会治理全方位深度融合,培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城建、智慧环保、智慧政务、智慧检务、智慧水务、智慧农业、智慧应急等30余个重点产业领域,航天科工积极响应并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等发展战略。在技术创新方面。负责或参与相关国家课题近百项,建设一批智慧产业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形成100余项关键技术的技术体系和300余项重点产品的产品体系。在重点项目方面,完成全国首个智慧城市顶层规划、首个城市地下管线试点项目、首个警用物联网示范工程、国内最大的蔬菜保供智慧农业项目,完成青海、广州等数百项智慧交通项目,完成国家机构和各省市数百个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承建了国家最高检智慧检务平台、住建部城建大数据平台、发改委智慧食药监综合监管大数据服务平台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等10余项国家重大活动智慧安保任务,完成武汉、杭州、苏州等百余项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工程项目,完成数十个省市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系统、提供服务5亿人次。“航天智慧”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为“新基建”、创新型国家、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积极贡献着航天力量。

刘石泉强调,打造智慧产业新生态,航天科工将本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在智慧产业技术、产品、综合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各方持续深化合作,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带来深刻影响,加速布局信息时代,重点阐述了在国家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的时代背景下,航天科工作了题为《新基建、新智能、新治理》的主题报告。航天科工积极投身国家新基建、创新智能产品和系统,赋能城市管理和社会的转型升级。


航天科工重磅发布6款智慧产业产品

中国日报11月3日电(记者 赵磊) 在11月3日召开的2020智慧产业高峰论坛上,凯发平台网发布了智慧产业应用平台2.0、城市操作系统、智慧水立方平台、电子数据存证平台、海关无人智能巡检查验车、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共6款智慧产业相关产品。这些产品创新航天技术应用,将为智慧城市、智慧环保、智慧政务、智慧海关、智慧农业等领域应用提供服务与支撑。

智慧产业应用平台2.0作为航天科工“智慧系统”核心应用平台,面向用户提供空天地网电磁光等多源数据融合、综合治理、分析挖掘与智慧展现服务,面向开发者提供快速构建业务系统所需的开发工具及基础环境。系统具备组件化、模块化、易部署的特点。为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智慧监管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消除信息应用壁垒,重点解决行业数据整合难度大、已有系统协同能力低、新系统开发周期长等行业共性问题。

针对传统智慧城市数据孤岛、重复建设等城市建设领域痛点。航天科工自主研发了城市操作系统。该系统构建了统一的服务、数据和运行平台。整合全域数据,通过打通多个独立平台和系统,赋能智慧城市应用和创新,为城市建设提供复盘挖掘、经验指导、决策支持、博弈推演等服务,实现共享数据、协同工作、灵活扩展。系统还基于“平战结合,打造孪生城市自学习自适应新实践工程,战训一体”的典型应用模式,在国家重大活动演训、消防应急、智能网联车等领域率先示范,通过实时感知数据、推演预案决策等功能。

聚焦高效美丽中国建设,结合专业的水环境数值模型工具,构建了集流域水环境监测一张网系统、河长制系统、水质预报预警系统于一体的水立方平台,航天科工研发的智慧水立方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能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实现水环境的实时感知、及时整治和态势研判,推动了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系统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将“知水—治水—用水”相融合,解决水环境管理中现状不清、来源不明和预判不精的问题。

在区块链领域、倾力打造了安全可靠的电子数据存证平台,利用自主区块链的技术优势,结合航天科工在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丰富行业积累,针对电子数据存储成本高、篡改伪造易、权属证明难等问题。该平台融合区块链、IPFS、微服务、国密算法等先进技术、电子数据存证、取证、验证、出证等服务,实现全流程数据的可共享、可溯源、可取证、可追踪,为政务服务、电子合同、专利版权、司法公证、教育公益、医疗卫生等领域客户提供电子证据存储,降低客户经营成本和运营风险。

作为一款为巡检查验人员量身打造的移动工作平台。海关无人智能巡检查验车在操作模式上具备有人、无人两种运动模式,具有人工驾驶、自动跟随、自动驾驶、远程驾驶等多种运动模式。产品搭载了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图像识别系统与模块化集成工具箱、同时在长距离转场过程中起到代步作用,具备查验、监控、信息采集及交互能力,能够在查验人员实时查验的过程中实现自动跟随,可满足全天候户外工作需求。该产品还能够通过远程操控取代部分简单重复的查验工作,并过自动驾驶实现指定区域的巡航监控或呼叫响应。

气象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坛上发布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是集多种测量要素为一体,能够充分感知作物生长状况和生长环境信息的全天候、智能化的自动观测系统。系统依靠多种传感器,可24小时实时观测所在区域局地的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等信息。在满足农业气象观测需求的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要素实时监测、作物生育期动态监测及农田养分等方面的生态气象监测,为农业观测自动化和农业气象服务保驾护航,可以实现茶叶、金针菜、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多种作物的生长状况判读。


航天企业助力智慧交通 共创美好生活


中国日报11月3日电(记者 赵磊) 记者从凯发平台网获悉,近日,无锡锡东新城车联网一期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包含37 km路网、63个网联路口、13 km公共测试道路、覆盖车联网小镇、高铁核心区、映月湖公园、翠屏山旅游度假区等多个重点人流集聚区,并经由太湖大道与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核心示范区“接轨”。通过智能交通设施的升级、路侧网联单元部署、5G网络覆盖、高精地图、云平台等车联网运营环境的建设、让市民出行更智能,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为网联车辆提供更加安全、智能、开放的道路测试环境。

该项目由航天科工旗下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以及智能路况感知系统、自动接驳小巴、智能无人清扫车、重点车辆网联运营监管等网联车辆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能行人信号灯、行人过街警示系统、智能网联诱导屏、基于多目标雷达的交通感知、公共测试道路监管等网联交通基础设施样板,致力于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例如,智能路况感知系统,经计算处理后,可采集并感知车辆行经道路的路况状态、环境参数、交通事件、设施设备状态等信息,由车联网云平台、5G网络、路侧单元等联合推送至周边网联车辆,科技护航每一次驾乘出行,同时可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安全辅助决策,基于车载智能传感器、车端算力和云端数据相融合的智能路况感知系统,为其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又如自动接驳小巴。让出行更加便捷,将实现无锡高铁东站至车联网小镇、翠屏山旅游度假区的“最后一公里”智能接驳服务,承担连接城市交通主动脉的毛细血管作用。当前,实现车联网小镇至地铁站的按需接驳、准时接驳及精准调度,自动接驳小巴通过车联网云平台对接无锡地铁运营信息。通过锡东新城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的构建,结合高精地图、高精定位和路侧智能网联设备,项目计划明年一季度完成交付,打造“最后一公里”智慧运营示范,实现车路协同、精确定位、视频随动、故障告警提醒等功能。

作为一座创新、开放、生态的国际化城市、打造产业竞争力强大和规模水平领先的产业集聚区,围绕雷达传感器、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商务区紧抓江苏(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产业发展机遇,形成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孵化、培育骨干企业、打造核心产品,依托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产业配套需求,在智能车辆、信息交互、基础支撑等领域产业链基础上加速车联网商业模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