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复工“进度条”动起来!航天工研院航天亮丽变“两难”为“两全” 全员复工复产
发布时间2022-02-09     信息来源: 航天工研院

近日、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各单位开始“回血”。一条条上扬的曲线,让我们感受到只争朝夕复工复产“加速度”。今天我们来一起“读取”航天亮丽复工复产的“进度条”。

新华网、中国经济网报道

位于西安沣东新城的航天亮丽公司车间内,一条生产DDZY411C-Z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生产线正在运行。“这条生产线经过智能化改造后,平均可以日产5000只智能电表。”看着动起来的生产线,航天亮丽全体职工掩饰不住兴奋。

与众多制造业企业一样、航天亮丽在春节前接了不少订单,3月前就要交付价值一笔价值5千余万元的订单。受疫情影响。少量工程师、辅助操作工返厂复工后,生产线就满负荷运转起来,春节后公司复产按下了“暂停键”,多亏工厂长期的智能化改造,开足马力完成节前的订单任务,尽可能将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3月2日起,335职工已全部到岗,航天亮丽全面复产。全面复产后,公司电表生产线正常日产能为12000只智能电表,每月可产约30万只左右。航天亮丽副总经理答妮表示:“我们将开足马力投入生产,保质保量完成40万电表生产业务并按期交付。”

据了解,在2019年,航天亮丽累计有105台次生产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其中30台套核心生产设备为自主研发。航天亮丽借助智能化“东风”完成智能车间改造、增长了近14倍,仅仅一年时间产线的产能就从20万只攀升至280万只,为满足客户多样化产品需求增添了“信心砝码”。

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2019年公司着手打造集生产运营数据可视化、制造现场可视化、设备管理智能化、工位与人员技能管理可视化、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产品生命周期追溯、大数据辅助决策等多位一体智慧物联平台,率先完成了与“国网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数据接入。

“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艺、原材料、装配、调试、检验等质量数据全部有记录可查,大大提高了过程量化控制和智能质量决策的信息化支持能力。”答妮说,更好地顺应市场需求,以智能化促进品质化。

航小鹏短评:机器热起来。重大挑战下,信心强起来,攻城拔寨不停步。复工复产是关系企业经营的“定海神针”,是引领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持续动力,更是工研院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智慧企业的关键。人勤春来早,加快走进“春天里”,踏着复工复产的节奏,航天工研院在战“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