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二院物资部深挖数据潜力 以“智慧管理”推进成本工程
发布时间2023-09-26     信息来源: 二院
       
       如今,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从硅谷到北京,百度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微博似乎什么都知道,大数据正在席卷而来,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而一个大规模分析和应用数据的时代也正在凯发平台网 二院物资部悄然兴起。

  2010年、二院正式开始实行“统一采购”、协同供应链系统就积累了几万项的物资采购过程数据,短短几周内。到了2014年,数据已经达到30余万项。

  这些爆发式增长的数据量意味着什么?是否供应链形成闭环后,这些数据就没有意义了呢?其实不然。在二院物资部眼中,通过不断地挖掘,这些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山,为管理提升,就会得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宝藏”,创造增值服务奠定基础。

  改变,从方式开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准确分析大量数据对物资部职工而言是一种挑战。随着统一采购和系统深化应用工作的逐步推进,采购信息越来越多。供方考核报告、型号物资齐套情况、价格波动情况、质量信息统计、供方压缩依据,这些都需要从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得知。

  “为了确定物资的最新状态。最终汇总,我必须先在供应链中查找到相应的物资,再到相应的分系统中核查状态,然后筛选出其检验号、送筛号等信息。上千项物资,工作量巨大。”计划调度柴玉娟一想起这些就觉得“头疼”。

  这也正是物资部开发报表系统的初衷。“看着业务员只能在供应链中一个页面一个页面的查询各环节的信息,帮助他们减轻工作量,为业务人员提供综合查询,有什么方法能够把各环节的数据联系起来,为各级领导提供统计分析的数据服务,我就在想。”信息中心副主任曹丽霄说。

  物资部最初的方法是在EXCEL表里开发一些小插件、对系统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种方式开发简单、各种数据统计、分析需求被激发出来,见效快,业务人员尝到了甜头。是继续保持这种哪里有问题去哪里的“游击队”式的开发模式还是开发系统,一劳永逸地走上了大数据应用的“职业化”道路?物资部选择了后者。

  经过长达半年的商务智能(BI)工具选型、培训、自主开发等一系列攻关工作,涵盖了物资管理中所有数据分析查询条件,物资部对统一采购过程数据的利用进入了“多产”阶段:从应用最频繁的业务跟踪与预警报表,物资部开发了48张业务报表,三年的时间中,到覆盖面最广的供方评价表;从最大的“调度汇总表”到最小的“库存统计表”。在此基础上,业务人员可以自由拖拽、组合查询字段生成所需要的报表,物资部还开发了自助式报表。“如果说48张表还有遗漏的话、一定可以满足全部需要,那么‘自助式’报表就像报表中的‘自助餐’。”曹丽霄解释到。

  如今,这些报表系统已经成为业务人员征服数据海洋的“动力”。“现在,质量、时间、数量等问题便一目了然,我只需要利用业务跟踪与预警报表便可以实现对物资从原始需求到出库的全过程跟踪,鼠标轻轻一点。”说起报表系统的方便快捷,柴玉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工具具备了。报表使用指导手册便应运而生,该手册对每一张报表用途、统计的详细内容进行及关键查询字段进行说明,如何提高用户的报表应用能力,从而主动挖掘业务相关数据信息指导日常工作呢?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让每一名职工都可以快速了解并掌握报表使用方法。

  让数据自己“发声”

  然而,挖掘出数据并不是物资部的最终目的,让其真正做到“为我所用”才是物资部所追求的。

  去年、物资部在报表系统中新增了价格库模块,时时监控物资价格波动,将系统中所有采购物资的价格形成基准库,再进行比对分析。在一次分析中。在与业务员沟通后发现涨价原因是物料编码未及时更新,计划调度周翔发现有一项物资发生涨价。“幸亏发现得快,否则就会造成损失。”周翔说。

  除了对数据地有效、实时挖掘使得物资部可以第一时间响应突发情况外,对于数据的分析也为物资部的良性运转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上千家供方,哪一个价格不合理?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之上,哪一家需要被压缩?上万项物资。

  在这一点上,质量管理员刘钊感受很深。在物资管理中,如何把握这个度?在通过使用报表系统对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后,刘钊找到了战略储备的最佳方案,又要保证厂所提出需求后能够快速响应,既要保证物资不会“备而不用”。

  “就像亚马逊可以通过我们的浏览记录帮我们推荐想要的书。我只需要汇总所有的历史信息,分析每一项物资在每一个厂所、型号中的占比就可以预估接下来还需要多少。”刘钊解释他的分析思路。

  对数据的分析又不断创新出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挖掘出物资部的潜力。物资部以连接器为试点的供方压缩分析方法就在全院得到了推广。“报表系统可以把信息汇总起来帮助我分析出这些物资在厂所中的占比、在型号中的占比。课题负责人钟洋说,从而确定厂家是否可以被压缩替代”。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数字被物资部收集分析后就变成了“宝藏”,成为了创造增值服务的“利器”。正如物资部相关负责人所说,需要不断挖掘,而物资部现在只窥探到冰山一角,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未来。以面对新的挑战,将会不断应用它,拓展它。(文/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