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使用file_get_contents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147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148

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own215.com/www.own215.com/cache/1728885229c3764c621552ba337a17a6.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正文
钱学森--目光穿越时空
发布时间2021-10-18     信息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

(电视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解说词)

钱学森——目光穿越时空

       (解说)这是一张1955年购买的美国船票。持有者名叫钱学森,目的地是中国。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未来这张船票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钱学森本该在五年前回国--1950年8月30日、却突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正当他准备启程时。

       这显然与美国国防部官员对钱学森的评价有关:“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都抵得上五个师,无论在哪里。”

      当时、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著名火箭专家,是美国国防部火箭研究四人小组核心成员之一。作为美国火箭研究的先驱人物、他的去留,备受关注。

      经过加州理工学院的多方努力、15天后,钱学森以15000美元被保释。

      (同期声)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把他接回家、他摇摇头,问他什么,他点点头。他失声了。体重15天之内,他减了15公斤。

      (解说)那之后。行动也受到多方面限制,钱学森每个月必须到移民局去登记。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将会持续多久。

        直到1955年。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上,双方终于就两国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一项重要协议。随后、钱学森接到通知,对他的管制令撤销,他可以自由离境了。

         临行前,钱学森拿着自己的新书--《工程控制论》向老师冯·卡门教授辞行。这位世界著名航空理论权威看完钱学森的新作,诚恳地说:“钱,在学术上你已经超过我了。”谁能想到,这部著作是钱学森在5年的软禁中完成的!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随同钱学森一家漂洋过海回到祖国的、还有这架三角钢琴。这是1947年结婚时、钱学森送给妻子蒋英的礼物。在美国被软禁的五年中、正是蒋英的琴声和歌声,而那些跃动的音符也浸入到了他的著作中--在《工程控制论》的首页,陪伴他度过那段阴暗的日子,钱学森写下了“此书献给我的妻子英”。

       1955年10月8日,44岁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一天,被很多科学家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之日。从此,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便与中国航天、与民族尊严,钱学森这个名字。

       回到祖国后的钱学森,换上了中山装,脱下西服。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

       这是当年身着中山装的钱学森和毛主席在一起时的照片。也许钱学森并不知道。他的归来,使新中国的导弹研制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

      (同期声)钱学森:有一天,院长陈赓大将要会见你,突然通知我说:“今天晚上,你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去了。谈着谈着、他就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啊?所以就回答很干脆,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地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

     (解说)回国不到半年的钱学森、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同年十月、他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出任院长。

        在当时的中国,钱学森是为数不多的掌握火箭知识的科学家。而此时的中国,在导弹研究方面还是一张白纸。

        1960年,就在我国仿制导弹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的时候,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并带走了最重要的图纸。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把自己的导弹搞出来,一定要争口气。

        钱学森亲自为大家编写教材,把很多关键的词语直接翻译成中文。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顺利发射。这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中近程导弹。三个月后,大漠深处又成功爆响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实现两弹结合、使中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导弹核武器的艰巨任务,摆在了钱学森的面前。

        1966年10月27日,罗布泊的巨响震动了全世界--中国的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外电纷纷评论: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神话仍在延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这是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又一大贡献。当毛泽东高兴地向钱学森表示祝贺时,却发现他已悄悄地离开了。

        “神舟一号”飞船模型,是钱学森最喜欢的礼物。

         早在回国初期,钱学森就曾提出要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航天队伍也磨炼成熟了。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季。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飞船顺利发射。

       (同期声)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他的生日,88岁生日的时候,所以毫不犹豫地送给他一个“神舟一号”的模型,送给他个什么礼物呢?我想他最关心的就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走的怎么样。

       (解说)至今。每天都能看到,这份礼物还被放在他床对面书架上最明显的位置。

        在钱学森的穿越时空的目光当中,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飞跃太空。“航天员”,就是钱学森给中国的飞天英雄取的响亮名字。

        如今,依然没有停止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探索,已近百岁高龄的钱学森。在不久前出版的《创建系统学》著作里。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这一年,人们惊讶地发现,钱学森晚年所做的研究工作,目标瞄准的是2049年。

     (字幕)与祖国共命运的人生轨迹,光耀祖国的天空。 (编导 吕杰)


    (责任编辑:孙建平)